身心了了古中岩——四川青神县中岩寺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青神中岩寺 景点介绍
(施与愿印的接引佛 作者:佚名)
中岩,又名云岩,地属龙泉山脉尾段,位于青神县城南约9公里的岷江东岸,隔江正对思蒙河口,素有“川南第一山”和“西川林泉最佳处”的美誉。中岩,从唐代开始陆续建寺,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期为佛教圣地,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讵罗尊者开辟的道场,揽胜参拜者常年络绎不绝,与峨眉山齐名,故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
中岩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初恋的地方,被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陆游赞为“川南第一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景区为上、中、下三寺(岩),面积26平方公里,游程10华里,顶峰海拔高度为616米。景区蜿蜒起伏十里许,青峰冥壑、流泉响石、风光绚丽、景色怡人,适于常年旅游。是成都──青神──乐山──峨眉水陆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始创于东晋,彰显于唐、宋的古中岩,早期为著名佛教圣地,是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那尊者”道场,其佛法弘大,与峨眉山齐名,“岩壑胜景,不减峨山”,故有“先有中岩,后有峨山”之说,在古代盛行水运时,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
千古中岩,钟灵毓秀,人文精萃。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年少时曾负笈在古中岩书院求学三年,并与恩师之女王弗“唤鱼联姻”成就千古佳话。“小轩窗正梳妆……”这阙悼亡妻之作《江城子·记梦》寄托东坡对发妻的真挚爱恋。自唐以来,李白、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等历代名家和众多达官显宦慕名景仰,泊舟江畔,登山怀古,揽胜抒怀、吟诗勒石,至今仍留下摩岩题刻119则,摩岩造像48龛2400余尊,岩壁之间诗书光彩夺目。景区内主要有临江下寺、东坡唤鱼、平台伏虎、佛洞云穿、长廊千佛、卧佛石窟、仙床凌虚、玉泉流杯、石刻碑林、灵岩石笋、翠微远眺、清溪涧道十二大景观。景区内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银杏等名贵树木和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使中岩成为融宗教、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集山、水、林、泉成一色的景区。
地址:四川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
电话:028-38853058
门票:20元/人
(中岩附近的乡野 作者:佚名)
主要景点
江楼水月
位于下岩慈姥桥畔,慈姥矾头岷江水面上,《青神县志(光绪版)》载:“下岩,有水月楼翼然江上,游者多登临眺览,饮酒赋诗,最可爱者,天空水底,月印波心,翠竹穿溪,流泉响石,诚邑中佳景也。”明熊相《中岩记》“正德戊寅,余南巡至青神,宿下岩。明日登临水月楼,时白露横江,水天一色,峨嵋诸峰,近若几案,心目觉怡旷。”明中惺《中岩记》云:“渡江即水月楼,楼址啮江,寺寇之。由楼视江则已府。由寺登楼乃反降,阶垂穷与楼凑,阶代楼为梯者强半,揣本齐末,度楼之腰,犹未能至乎寺址也。”昔水月楼之形胜,可见一斑。因岁月流逝,江流冲刷,楼久已倾圮,没入江中。其故址周围,今以条石堡坎,砌作平台,栏杆围绕,古榕覆盖。登临其间,依稀尚可寻味昔日临楼眺江之风光情景。
龙湫唤鱼
景点即今之“唤鱼池”。循下寺右侧石级小径行约半公里许,入两山耸峙之峡溪,沿溪数折即至。悬崖峭壁之下,花竹如绣,澄潭一泓,相传为慈姥夫人之窟宅,世称“龙湫”,古有“龙湫胜景”之誉;其上即慈姥岩。潭水深不可测,有鱼替隐其间,游人但一拍掌,群鱼便应声而出,若体人意。当年,苏东坡游学中岩,从学名孺王方时,因恋此潭山光水色,常自临潭观景,拍手唤鱼,并建议为潭命名。王方于是盛会县内名流,相约投笺荐名,均不中意,独苏东坡笺荐“唤鱼池”,风流文雅,深切情景。(传说王方正自琢磨,恰其爱女王弗也自家中遣使女送来荐名投笺,赫然也是“唤鱼池”3字。与苏东坡似是心有灵犀,不谋而合。王方大喜,连称“妙!妙!妙!”即命苏东坡手书“唤鱼池”三大字,刻于崖壁之上,并将爱女王弗(芳龄16)许配苏轼(时年19)为妻,结成佳偶。从此,“龙湫”胜景,便添“唤鱼联姻”的千秋佳话,共成“龙湫唤鱼”的名胜景观。岩间满布题刻,多出名家,为中岩文物的天然宝藏之一。
(苏东坡与王弗的初恋地 作者:飘飞的袈裟)
佛洞穿云
旧志载称“牛头窍”,位于下寺至中寺之路左侧,下临深壑。洞口高4.6米,宽7.2米,洞径前大后小,似若牛角,深邃莫测。洞额刻有“牛头一窍”4字,旧称“牛头洞”。又以洞口原先造有十六罗汉浮雕像,还曾供俸过一尊“赵公明神像”,所以又叫“罗汉洞”或“财神洞”。明代嘉靖年间,县人余方池(翰林修撰)取“佛洞穿云破”之义书“穿云洞”3字嵌于洞顶,后人即以此相称。相传,古潼川府(今四川三台)有一“牛头山寺”主僧与中岩开山祖师诺巨那曾结善缘。因佛额明珠被盗,窃贼于江边洗涤时,又不慎将珠失坠水中,为海神所得。官府严诘寺僧,限期归还,主僧于是不远千里访至中岩,得诺巨那相助,向海神索珠得偿。临去,诺巨那指引牛头寺僧进入此洞,嘱其闭目,助以法力,但觉“园光”在前,耳畔生风,须于,忽闻呼其名者,张目则已达牛头峰下,原珠壁还,遂免寺中一场厄难。从此,诺巨那与牛头寺主僧即借此洞常相往来,共创中岩佛教道场。最后均“圆寂”于中岩山上,遗体葬于“宝瓶峰”之后“诺巨那龛”中。陈祥裔《蜀都碎事》载:“牛头山半有洞,人传八百里与眉州通,曾有避罪者匿其中,后于青神中岩见之”。
长廊千佛
由“穿云洞”前行,即“罗汉岩”。由此而去,直至“玉泉岩”,逶迤数里,为中岩“梵宫法象”聚集地,古称“千佛长廊”。岩壁上下,密布摩岩佛像,大小完缺共计2000余尊,多为唐宋造型。法界庄严,神态各异,风格古朴,技艺精湛。岩之对面,群峰耸峙,千岩竞秀,风光文物,相互辉映。
仙床凌虚
千佛长廊之最高危岩绝壁处,岩窟中有石床凌空,长7米,宽3.5米,距窟顶高2米。床面有凹形人卧痕遗迹,世称“仙从床”。相传唐代高僧“无尽禅师”常居此岩入定参禅,后成正果坐化。窟壁左右,刻佛像2000余尊。《蜀中名胜记》(卷十二)云:“此地悬崖峭壁,上刻千佛,岩覆如屋,中有卧仙之迹”。游人登临“仙人床”上放目眺望:上则微茫接远空,下则溪泉直复纡;前丹梯、翠微,后倚峋岩峭壁;左拥灵泉溅珠,右带白虎、青龙,无限风光,使人有飘然羽化之感。“仙人床”下方盘山小道上,近年新建一小亭,以供游人憩。上对陡壁悬崖,下临深渊绝壑,游人至此,“顾岩目旋转,抚心万象空”,顿有“凭虚御风”之感,由是以“凌虚亭”为名。
玉泉流杯
“千佛长廊”尽头为“玉泉岩”。岩窟长21.2米,宽11米,高12米,额题“羲画开光”四字,意谓“伏羲氏画八卦”时即已光昭日月而巍然屹立了。明人熊相《中岩记》称:“岩覆如屋,泉出岩这东西,两石龙吞吐之。喷若溅珠,殊可爱。”《蜀中名胜记》(卷十二)又称:“岩之半,为流杯池,一曰太极池”。其形制按《易》学“太极图”凿造而成。宋代大文学家黄山谷(又名庭坚)当年客居青神3个月,曾屡被邀游中岩,每于玉泉岩汲水瀹茗,赏景抒怀,并自况行呤《玉泉铭》,笔走刊石以纪胜。之后,历代文人雅士慕而效仿,相约来此煮茗行乐,逐步发展成为以“太极池”流杯吟咏,抒怀言志,勒石留念,蔚然成风,故岩间碑林丛立,琳琅满目。今碑刻大多散失。但“玉泉”依旧,“太极池”尚存,依然中岩一大景观。
(曲水游觞 作者:佚名)
慈姥风光
慈姥峰为中岩主峰,于山之半。旧为中寺所在地,寺院恢宏,气象庄严,被毁于“文革”期中。1984年以后陆续维修改建,于庙宇旧址建成中岩博物展览厅厅房及碑廊、药师殿等等,拟改作文物展览中心。峰侧左右各有峡溪若双龙环绕,潺潺合流于峰下,上有小石桥名“双龙桥”。游人伫立桥头,放目四周:四山环抱,峰峦叠翠,涧壑萦绕,绿阴微凉,花木葱茏,鸟鸣鹰飞,一派清幽静谧,活画出中岩的秀丽风光。
平台伏虎
中岩至上岩道旁,巨石嶙峋,密布宋、明遗刻。石下有一小石桥横卧溪壑之上名“虎桥”,桥头为仙人伏虎之处,称作“伏虎台”。《四川通志》与《蜀中名胜记》均载:“唐,无尽禅师伏虎于石笋下,所谓伏虎台也。”今巨石左方角落处,雕塑着一只蜷卧而驯服的小石虎,壁间有余青野(明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县人余子俊之子)题刻“伏虎”与“无尽堂”两局,字迹完整明晰。相传,唐代“无尽禅师”于“仙人床”上静心参佛,一日,正当夕阳西下,山中香火渐稀,游人纷纷下山之际,突然风撼丛林,周天阴霾乍起,幽壑中虎啸大作,夹带小孩呼救之声。禅师睁目而视,但见石笋峰下,一只斑斓猛虎正追扑两名小童,状甚危急。禅师急忙打动佛号,一声“阿弥陀佛”,飞身直下,弹指飞起巨石,将虎降伏,救出小童。后人因此名桥、名地,雕塑小虎,以资纪念。
灵岩石笋
是上岩奇观,也是眉、青地带的胜景之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四川通志》(外纪)以及《青神县(旧)志》均有载:“石笋,在青神县中岩山半,三石突起,其形类笋。(南北朝)宋‘元徽’中(474~476),有异僧入牛头寺,主僧厚礼待之,别去僧赠一钥曰:‘后欲见我,当至中岩山后,见石笋扣之,可以见我’。明年,寺以低头佛失珠,主僧驰至笋峰扣以钥,锋裂为三,乃见异僧,曰:‘盗取佛珠江滨,我得之久也。’主僧喜,持珠而还。”此石笋三峰之由来传说。旧时中岩上寺即环绕三峰而立。峰下有“露天观景台”,可以环眺中岩山川形胜。前是“慈姥峰”与“玉泉岩”、“仙人床”、“卧佛窟”,丹岩翠壁,迤逦不断;左是“丹梯”,峰峦横亘;右是“宝瓶峰”、“东坡读书楼”以及“大圣岩”孙悟空头形;后是“诺巨那尊者石龛”。三峰岩壁之间,多前人题刻,益增古寺风采。
翠微远眺
石笋三峰右后上方,历陡峭石级而上,尽处为中岩最高峰。岩半绝壁间题有“翠微”二字,每字径可3米许,峰岩巍峨峭拔,石阶陡险。其峰顶之上有“玉皇楼”,誉其高也。登楼远眺,辄见天光云影,岷江在望,群山起伏,满目苍翠,所有灵岩胜景尽收眼底。如引吭高歌,则必招来回音共鸣,使人心胸爽朗。
丹梯危楼
在慈姥左峰萦绕于涧壑以西壁处,沿岩凿梯,名曰“丹梯”。旧时,缘梯而上,岩壁边沿建有丹楼。峰岩峻峭,危楼高眺,自有另一番景色。前人对此有诗咏赞:“岚开秀岭浓于画,云散清溪曲似环”;“香云缭绕丹梯外,花雨缤纷碧涧隈。”道出了“丹梯危楼”的优美景色。
(赭岩佛龛间的道路 作者:豹小白)
清溪涧道
由“丹梯”而下直至“唤鱼池”畔,沿慈姥溪旁,为上、下慈姥峰之涧道。青峰峡峙,岩壑幽深,清溪流泉,怪石奇堆。涧道蜿蜒曲折,迂回于溪流两侧。时而穿岩越窟,时而小桥蹬步。人入其间,对满眼苍翠,临潺潺溪流,听鸟唱蝉鸣,赏异草奇花,不禁尘烦尽释,心胸为之豁然清爽。
周边景区
平羌小三峡
平羌小三峡又称嘉州小三峡。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境内,距中岩风景区约15公里。平羌江,是岷江流经青神县汉阳坝至乐山城东一段水路的古称,平羌小三峡由平羌江上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连贯而成,全长12公里,峡区河道迂回,风光绮丽,现已开辟成乐山水上游览的一条新热线。
乐山大佛
乐山距离中岩寺30公里左右,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下江河争流、波光云影、沙鸥翔集、帆影点点;山上繁花似锦、茂林修竹、朱楼画檐、丹崖峭壁。有世界最大弥勒坐像——乐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观——“巨型睡佛”、青衣别岛——乌尤寺、东汉麻浩崖墓、佛教艺术荟萃——东方佛都、宋元古战场遗址——三龟九顶城、水上游江观佛诸壮景。此外,尚有著名历史文化景观和景点,历代名士墨迹众多,佛教文化底蕴深厚。
更多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scene/1304/
青神中岩寺 当地交通
青神县位于四川平原西南,属于平坝丘陵地带,地方富庶,人民平和,交通比较发达。青神县距离成都120公里左右,距离眉山28公里。而中岩寺,在青神县城南岷江沿岸8公里左右。
航空交通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做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国际机场,是中岩与世界各地最便捷的交通中转站。各地往返成都的机票请查询:
http://www.qunar.com/
铁路交通
眉山火车站是距离中岩最近的火车站,北京、成都、昆明、攀枝花等地都有客运列车经停眉山站,眉山距离中岩约30公里,眉山火车站可查询:
http://train.qunar.com/station.htm?fromStation=%E7%9C%89%E5%B1%B1
公路交通
成都新南门车站(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临江路57号新南门,电话:028-85433609/ 85442046),有车可直达青神县中岩寺。发车时间8:30-18:00每60分钟一班,票价32.00 /人。
眉山市:北门口的眉山市客运中心站,到青神县滚动发车,车票8元/人。
青神县汽车站有很多中巴可前往中岩寺,滚动发车,票价不超过10元/人。
自驾车:
经成乐高速在120公里处过张坎收费站下高速,往东,到达张坎乡往南走眉青公路到达青神县。过青神县岷江大桥走青关路往南,约八公里到达中岩寺。
青神中岩寺 当地住宿
中岩寺周边旅游休闲环境优越,山川优美,设施完备。不但管理处有宾馆,靠近岷江周边还有众多的农家乐可以住宿,这些山脚江畔的农家乐,不仅仅是住宿,是和休闲娱乐、特色美食合为一体。
推荐住宿
中岩管理处
特点:在中岩管理处住宿可含景区门票,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电话:028-38853006
标准间:100元
沁源山庄
电话:028-38969499
标准间:50元
黄老三休闲庄
电话:028-38853056
标准间:50元
侯氏山庄
电话:028-38853018
标准间:50元
青神中岩寺 当地饮食
(用汉阳鸡做的泉水鸡 作者:佚名)
饮食和特产
中岩烧烤 中岩烧烤享誉川内外,品种齐全,为青神美食之代表。系精选全生态食品,用山中独有青冈木碳,用原始古朴之手法手工制作,色香味俱全。烧烤过程古朴野趣。
江团 江团产于青神县平羌小三峡,据称全国仅有两处产地。宋朝时就是朝廷贡品,熟后白里透红、清香入脾、肉质细嫩、滑而不腻,乃席上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岷江河鲜品种丰富,为岷江河野生鲜活水产品按传统工艺烹饪而成。
汉阳鸡 汉阳鸡敞放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中,吃古镇土特产汉阳花生和各种昆虫长大,用传统方法烹饪而成,深受游客喜爱,为川内名菜,有"汉阳花生汉阳鸡,汉阳江团坐飞机"之说。
中岩老腊肉 中岩老腊肉肥肉晶莹透亮,瘦肉入口化渣,是秉承千年秘方,农家土猪肉结合传统工艺制作的天然绿色的腌腊制品,有20多个品种,为眉山市优秀旅游商品。
豆腐 以当地土特产黄豆为原料,配以景区优质玉泉水,手工石磨制成。黄庭坚曾对中岩玉泉水情有独钟,"品茗三月而不舍"。
"枕头粑"、"王弗肘子" 都是中岩的特色食品,相传是苏东坡夫人王弗发明烹制的,是苏东坡十分喜爱的食品。
(中岩烧烤 作者:佚名)
其他特产
青神有"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和"中国椪柑之乡"的美誉。"青神竹编工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2000多个品种,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神椪柑"是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中国果品协会"中华名果"、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中岩茶"在唐朝时即为贡茶,黄庭坚"品茗三月而不舍",赞曰"坎坎玉泉水,中岩岩上茶"。有中岩老腊肉、中岩土鸡蛋、汉阳鸡、汉阳花生、汉阳衣桩手杖躺椅等20多个省市县优秀旅游商品,声名远扬。
中岩寺周边的餐馆
望鹤楼酒楼 电话:028-38853038
长安酒家 电话:028-38853166
岷江酒楼 电话:028-38853121
青神中岩寺 行程规划
(小桥流水行人 作者:飘飞的袈裟)
中岩之旅休闲逸情,适合一天一晚的行程。第一天在中岩景区缓缓徐行,景区内约有十公里的游览路线。傍晚投宿岷江边的农家乐,可在江边喝茶、钓蟹,让农家乐准备中岩特色的晚餐,晚上在岷江流水声中入睡。第二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悠然赏玩青神乡野风光,随时决定返程。
青神中岩寺 其他信息
(仙人床 摄影:豹小白)
中岩寺仙人床龛造像服饰风格探析
摩崖造像作为宗教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 通过雕刻的视觉形式不仅直接反映了宗教的精神内容, 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艺术审美的外显方式。青神中岩寺仙人床摩崖造像保存完好, 服饰精美, 通过对佛、菩萨和供养人的造像服饰风格的分析, 从中不仅可以领略造像时期社会时代的审美趋向, 而且可以了解中国佛教服饰经历了从外来形式与中国传统服饰风格相融合并逐渐走向世俗化的演变过程。
全文请见:http://bbs.likefar.com/viewthread.php?tid=667458&extra=page%3D1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豹小白 新浪微博 @接近吃货的2B豹
摄影:豹小白 飘飞的袈裟 小H 等
行者:豹小白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4年01月03日
more该地其他相关攻略
-
2016年四川乐山市黑竹沟自助游攻略
阅读:32400次 评论:9条
-
2016年四川达州渠县三汇古镇体验轻攻略
阅读:35160次 评论:11条
-
2016年四川甘孜州海螺沟自助游攻略
阅读:42640次 评论:12条
-
2016年四川成都鹤鸣老茶馆体验轻攻略
阅读:58300次 评论:38条
-
2015年四川南充市阆中古城自助游攻略
阅读:29340次 评论:9条
-
2015年四川甘孜州四人同山自助游攻略
阅读:111370次 评论:11条
-
2014年广元市朝天区自助游攻略
阅读:41150次 评论:16条
-
2014年四川凉山州会理古城自助游攻略
阅读:43700次 评论:16条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