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
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园内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风景区组成,湖山之间,有亭、台、楼、阁、宫殿、寺观、佛塔、水榭、游廊、长堤、石桥、石肪等多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建筑,全国最长的游廊——长廊,把远山近水连成一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颐和园历史曾两次遭到严重破坏。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
门票:淡季20元(11月1日—3月31日),旺季30元(4月1日—10月31日);通票50元(淡季),60元(旺季);
开放时间:旺季6:30—18:00 ;淡季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 旺季8:30—17:00,淡季9:00—16:00
交通:距市中心约15公里,颐和园公交车209、330、394、712、718、726、732、696、801、817、926等;颐和园北宫门公交车303、330、331、346、375、716、696、683、801、808、特5等;颐和园新建宫门公家车374、437、704、992、481、952;颐和园西门公交车469。
景区联系电话:010-62881144
景区官方网址: http://www.summerpalace-china.com/
住宿:颐和园景区周围的住宿比较少,在市中心住宿比较方便,去往玩其它景点也很方便。北京市中心的一般住宿的价位在200-300元/间,有更贵的也有便宜的多人间。市中心酒店和宾馆当然很多,但来北京还是住一下有北京特色风情的四合院客栈,下面推荐是距离景区相对较近的胡同四合院客栈。
北京清风雅筑四合院客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大茶叶胡同20号
价格:六人房 90元/床;三人房 110元/床;大坑普房 180元/间
联系:010-66160200 13683163525
推荐理由:坐落于北京白塔寺保护区里传统的老北京胡同之中,是一座具有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客栈。房间不大,但精致,室内到处摆放着主人淘回来的民间古玩及摆设。古典的家具,中国传统的窗花、剪纸、石雕,还有原创水墨画,北京的传统与古典,尽在其中。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858.html
北京四和居客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北二条10号
价格:标准双人间 199元
电话:010-61332567 13911893592
推荐理由:虽位于闹市区,但客栈住宿区域清静,早晨在鸟鸣声中起床,客房所有的房间全部都是手绘墙壁,巧妙地将现代与古典融为一体。九间客房分别以龙生九子的名字命名,您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房间,感受闹市中难得的一片清净。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2987.html
北京井园四合院客栈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内恭俭胡同四巷2号
价格:整院出租,旺季 2000元/天,淡季(10月15日——4月15日)五折1000元/天。
联系:010-84636644 13910824659
推荐理由:井园,北海公园东墙外一座有点气势的宅院,占地140平米,为远方的客人提供一处有花园的住所。整院出租,是居家式自助住宿,不提供酒店服务。可住宿两个三口之家,2大床,2小床,备临时行军床(两个双人汽褥垫)。
详细介绍:http://www.likefar.com/inndetail-3081.html
周边景区:圆明园 香山 香山植物园
旅游小贴士
一、 东宫门入园:
1、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3小时行程)
2、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新建宫门。(约2.5小时行程)
3、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小时行程)
4、 东宫门——仁寿殿——德和园——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东宫门。(约2.5小时行程)
二、 北宫门入园:
1、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2、 北宫门——苏州街——澹宁堂——谐趣园——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石舫——耕织图景区——如意门。(约2.5小时行程)
3、 北宫门——苏州街——石舫——长廊——排云殿——佛香阁——乐寿堂——德和园——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2小时行程)
三、 新建宫门入园:
1、 新建宫门——昆明湖东堤——文昌院——仁寿殿——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长廊——排云殿——佛香阁——苏州街——北宫门。(约2.5小时行程)
2、 新建宫门——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乘船至石舫——耕织图景区——苏州街——佛香阁——排云殿——长廊——乐寿堂——德和园——玉澜堂、宜芸馆——文昌院——仁寿殿——东宫门。(约3小时行程)
四、. 去颐和园最好是阳光明媚的时刻,可看风吹浮云、湖面光影变幻。站在佛香阁上可以眺望北京市容。注意,很多建筑上的彩绘很精美。
五、 去颐和园要穿便于长时间步行的鞋。昆明湖可划船。
景点地图
颐和园景区方位图
颐和园景区导游示意图
景点相关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西北部的四环与五环之间,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周边有二十多条公交线路通达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等处。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博物馆式皇家园林。1750年始建,原名清漪园。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御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光绪皇帝在原基址上按原规模重建,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的颐养之地。曾是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1998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夏季的颐和园 作者:成功影像)
颐和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主体框架,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林木蓊郁,遍布繁花野卉。前柏后松的万寿山寓意长寿永固。昆明湖沿湖岸堤的绿柳红桃则是一派北国江南风光。各处绿荫中散落着厅、堂、楼、轩、阁、馆、殿、亭等形式各异的古建筑3000余间,大小园林院落20余处、建筑景点一百余座,建筑面积近70000平方米。园林文物陈设琳琅满目,4万余件均为清朝帝后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或是当时的国器。颐和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又汲取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菁华,兼具北方山川雄浑宏阔的气势和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
园中建筑分前山前湖、后山后湖、沿湖及堤岛分布。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园内景点分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御园游览等三个区域,同时也建设了现代化的文昌院博物馆。
颐和园三个区
慈禧大力修复此园的目的乃为了避暑和颐养天年,她独独看中了这块具有“万寿”名称的宝地。从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由于慈禧常需在这里接见臣僚,处理朝政,为此在园的前部专门建置了一个宫殿区和生活居住区,所以颐和园是一个兼具“宫”,“苑”双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园林。全园可大致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宫廷区
由于颐和园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进园的正门内建置一个宫廷区作为接见臣僚、处理朝政的地方。宫廷区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组成多进院落的建筑群,占地不大,相对独立于其后的面积广阔的苑林区,二者既分隔又有联系。其中,以仁寿殿为中心,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
苑林区
颐和园苑林区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万寿山东西长约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78%,湖的西北端绕过万寿山西麓而连接于北麓的“后湖”,构成山环水抱的形势,把湖和山紧密地联成一体。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 “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即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环境幽雅,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颐和园主要景点
文昌院博物馆
位于昆明湖东岸文昌阁东侧,分综合馆、铜器馆、瓷器馆、玉器馆、聚珍馆五个展厅,集中展出了颐和园的园藏文物珍品。
仁寿殿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 是慈禧、光绪坐朝听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冬日颐和园 作者:晃晃悠悠)
乐寿堂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东面有德和园大戏楼,西接长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
玉澜堂
玉澜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绪皇帝的寝宫。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正殿玉澜堂,有东西两配殿,东名霞芬室,西称藉香榭。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 历史遗迹。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馀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
智慧海在万寿山巅。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通体用五色琉璃砖瓦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美,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颐和园相关人物
慈禧太后(1835——1908)
清咸丰帝妃,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咸丰十一年,其6岁子载淳继帝位,与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伙同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庭政变,垂帘听政。掌实权,重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等汉族地主武装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少数民族起义。同治十三年载淳病死,又立其四岁侄载湉为帝,改元光绪,继续听政。采用李鸿章等“自强求富”的洋务方针,开办军事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光绪十五年(1889年)撤帘归政,仍操大权。中日甲午战争时怯战主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志行新政的光绪帝。二十八年与兵临北京的八国联军签定不平等之《辛丑条约》,推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政策。光绪十二年,授意重修颐和园,驻园时间为清代帝后中最长者。
光绪(1871——1908年)
爱新觉罗.载湉,年号光绪,同治帝死,无子,入继大统,时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亲政,仍由慈禧训政,甲午战争后,知非变法无以立国,毅然有变法之志,二十四年,采纳维新派主张,于四月二十三日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继而多次下达上谕,废科举,兴学堂,广开言路,派人留学,允设报馆,整兴商务,农务,工业,举办邮政,开矿筑路,新法练兵,添设海军,裁汰冗衙,奖励科学发明,引用维新人才,是百日维新的实际主持者,戊戌政变后,被慈禧幽禁,仅存皇帝之名。光绪十四年奉慈禧太后旨意修建颐和园供其颐养,是清代驻园时间最长的帝王。戊戌政变后,囚居于园内玉澜堂。
(颐和园里的建筑 作者:成功影像)
颐和园的造园手法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颐和园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颐和园历史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景点图片
颐和园 作者:成功影像
颐和园 作者:成功影像
排云门
颐和园里的建筑 作者:晃晃悠悠
玉带桥
颐和园长廊,世界最长的画廊、游廊。
清晏舫,中国古今石舫之冠。
壮美的十七孔桥。
落日下的颐和园 作者:mybuddy
落日下的颐和园 作者:mybuddy
更新时间:2010年6月22日
更新内容:交通、住宿等信息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1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