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北木栅动物园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温暖一刻 作者:bear33a)
台北木栅动物园设立于1915年,原址在台北的圆山,1986年迁至台北市文山区木栅(台北市文山区116新光路二段30号),隶属台北市教育局。全园占地约165公倾,号称"亚洲最大的动物园",园内包含8个户外展示区、6个室内展示馆、5个环境教育教学场所。整个园区被次生林山坡地所围绕,是一处结合自然景观形成具生态特色之休闲场所。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未评级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新光路二段30號
门票:全票60元,优待票30元
开放时间:09:00-17:00
联系电话:02-29382300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景区内有停车场,提供游客购物以及休息、餐饮等休闲场所,景区设有安全标志和环保标志。
食宿:景区周边有各种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餐厅以及旅馆,还有年轻人比较热衷的驴友俱乐部和青年旅社。住宿推荐:
台北丽都唯客乐饭店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三段11号
电话:800-820-6666
标准间:510元
推荐理由:丽都唯客乐饭店位於台北市休闲商业中心,面对六万平方米的大安森林公园,推窗就能享受到花与绿视野、星光与夜色,享受闲情人生。更紧临观光胜地中正纪念堂、领导人府、永康知名小吃街、鼎泰丰小笼包、国际世贸中心、台北101等等,不论洽公购物或休闲旅游,丽都唯客乐饭店都是国内旅客的最佳选择。
交通:捷运木栅线木栅终点站下;或搭北市联营公车236、258、282、291路;指南:1、2、3、6路,在动物园站下车即达。
周边景区:台北故宫博物院、阳明山公园、士林夜市、中正纪念堂、华西街夜市等
旅游小贴士
1.不准携带宠物进园
2.凡设栏杆处均不准跨越,以免危险
3.不得以任何理由喂养动物,以免动物生病
景区相关资料
整个园区被自然次生林地所围绕,是一处结合自然景观形成具生态特色之休闲场所。全园最大的特色是展示环境的布置上采用"地理生态展示法",依照动物原先的生存环境加以布置在新的环境内,使动物脱离铁笼的束缚,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并创造出与动物原生地最接近的生活环境,使动物不必去改变其生活习性,也让游客更能了解动物。其内还有儿童游乐场和野餐区,是一座具有教育、研究、保护及娱乐功能的动物园。
(象群 作者:bear33a)
儿童动物园
2004年11月开幕,是由原本的可爱动物区改建而成,系针对中、小学生的的自然教学而设,以埤塘、水田等湿地与郊野生态造景为主。由"田野生态展示区"、"本土农村生态展示区"、"农庄动物展示区"、"宠物主人教室"所组成,点出人类与动物间的密切关系,提供学童、家长与老师一处共同体验与学习的空间。
台湾乡土动物区
展示台湾的原生动物与栖息环境,展场模拟动物原生栖地的生态环境。知名动物有梅花鹿、台湾黑熊、台湾猕猴、台湾山羌、台湾野猪、白鼻心、赤腹松鼠、水獭、台湾长鬃山羊、大冠鹫。展示20余种本土野生动物,以高比例的台湾特有种与亚洲种著称,其中不乏几近绝迹的珍贵品种,如云豹、蓝腹鹇、梅花鹿等。
亚洲热带雨林区
1998年落成,模拟东南亚热带雨林的生态景观,依展示动线规划成河口生态、密林生态及林缘生态三大展示区,是岛内首座兼具雨林景观与活体动物的生态展示场。知名动物有鳄鱼、猩猩、长臂猿、老虎等。
大象:亚洲象林旺1954年入园,2003年2月26日过世,享年86岁。林旺的妻子马兰也是亚洲象,1952年入园,2002年10月14日过世,享年54岁。
(猛虎栖息 作者:bear33a)
沙漠动物区
以随风摇曳的棕榈树模拟中东地区的热带沙漠环境,展示最具沙漠动物代表性的单峰骆驼及双峰骆驼,另有剑角羚羊、弓角羚羊、阿拉伯直角羚羊。
(骆驼 作者:bear33a)
澳大利亚动物区
展示澳大利亚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动物,本区栽种许多澳大利亚特有的桉树,展示仅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大灰袋鼠及体型名列世界第二和第三的走禽--鸸鹋、食火鸡。袋鼠更是本区最具特色的代表,展示种类多达六种。
非洲动物区
模拟非洲草原的生态环境,展示以中大型动物为主,大多数采混群展示,以邻近水塘的树荫与灌丛来模拟东非莽原动物聚集的情境。本区展示动物中有数种列名于华盛顿公约,受国际贸易管制的濒危珍稀物种,包括非洲象、斑马、河马、长颈鹿、犀牛、黑猩猩等。
狮子:非洲狮 狮忠,原为英国皇家大马戏团所豢养,1990年至台湾巡回演出时遭遗弃,隔年由台北动物园所收留,在园期间长达16年,由于曾长期受过马戏团训练,性情温驯听话,2007年4月22日过世,享年26岁。
(猕猴嬉戏 作者:bear33a)
温带动物区
本区主要展示栖息于温带草原和森林中的动物,包括普氏野马、美洲野牛、麋鹿、棕熊、亚洲黑熊、山狮、林曳、河狸、水獭、浣熊、小熊猫等。其中蒙古野马、美洲野牛和麋鹿,都是早已在野外销声匿迹的大型动物。
鸟园区
位于动物园东南方,占地约4公顷,包括鸟类形态区、雉类与珍禽区、鹤园、鹦鹉房、生态鸟园及水禽区,展示鸟类约140种。知名动物有红鹤、鸵鸟等。
水鸟观察区:为一湖泊,用以吸引许多鸟类迁徙过境或定居。
湿地生态园:有完整的湿地生态体系的展示。
虫虫探索谷:为一天然的溪谷,适于观察自然生态。
(群居 作者:bear33a)
室内展示馆
(神龟 作者:迷途小书童)
两栖爬虫动物馆
馆内设计分为湿地、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沙漠四大类,以不同的生态系展示各种两栖爬虫活体动物。除了模拟栖息地之外,馆内还规划了"演化"、"形态与构造"、"栖息环境"、"行为"、"生活史"、"多样性"、"两爬与人"、"保育"、"小心毒蛇"等主题的图文教育及标本解说,并重视本土物种的典藏,推出一系列以台湾为主题的特展。
夜行动物馆
夜行动物馆于1989年开放。利用光线控制营造黑夜的环境,使游客能够观察欣赏到夜行性动物的生活。此馆展示区共两楼。一楼展示大厅可观察猫头鹰、绒鼠、巨水鼠、白鼻心、肆猫、蜜熊、浣熊等小型灵长类及小型猫科动物,二楼则以软骨鱼、硬骨鱼、两生类、爬虫类、鸟类、有袋类、贫齿目为主,二楼后半区尚有台湾溪流原生种淡水鱼及古代鱼的展示。
无尾熊馆
1999年8月由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库伦宾保护区引进两只公树袋熊(又名无尾熊、考拉),命名为哈雷和派翠克,母树袋熊丽琪和夏娃于2001年9月来到台北动物园,2003年10月,丽琪为动物园新添了一只树袋熊宝宝,命名为Q比(公),2004年10月又引进一对树袋熊,分别是珍珠和Matty(公)。树袋熊哈雷于2004年诊断出患有鼻癌(侵犯上颚骨、鼻中膈及鼻腔的软骨及骨混合瘤),经兽医建议于同年11月1日上午安乐死。
企鹅馆
位于温带动物区,展示国王企鹅和黑脚企鹅,有量身订制的房间和水池,以及完整的企鹅生态图文解说。2001年9月,由园方培育出第一只小企鹅,由民众投票命名为黑麻糬。
昆虫馆
昆虫馆于2005年4月24日开幕。此馆共有两层楼,一楼包括网室生态区、食草栽培温室、昆虫未来馆、昆虫特展室,二楼则有序幕展示室、多媒体教室、台湾区昆虫、台湾区温室、夜行昆虫区。
(蜘蛛网 作者:迷途小书童)
熊猫馆
2008年建成,将迎接来自四川的大熊猫"团团""圆圆"。
景点图片
清新自然 作者:迷途小书童
台北市动物园 作者:bear33a
独角兽 作者:迷途小书童
犀牛 白色装甲车 作者:迷途小书童
笑 作者:迷途小书童
长颈鹿 作者:迷途小书童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13年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