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朔州崇福寺旅游景点介绍(附图)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23日 编辑:落日水溶金 访问:19995 评论:11条 发表评论! 纠错!


(崇福寺弥陀殿佛像  作者:陆虎)
  位于朔州城城内东北角。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金天德二年(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崇福寺规模宏大,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三年(1143),单檐庑殿顶,面阔七间,坐落在高大的台基上;殿内梁架独特,殿前檐柱之间保留有金代的门窗隔扇;殿内塑像高大,都是金代原作;殿内四壁绘满壁画,是金代壁画中的佳作。

景点信息
  景区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朔州城城内东北角
  门票:10元
  开放时间:8:30-18:00
  交通:朔州城本不大,崇福寺离火车站也就两三条街,步行15分钟左右,坐三轮车,2元即到。
  景区电话:0349-2023425
  投诉电话:0349-2022693  (朔州旅游局)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朔州市内的银行以中行、工行为多,通存通兑,没有ATM机。朔州市文化活动中心一层有"飞日网吧",2元/小时。夏天到朔州,晚饭可以在喷泉广场的夜市去解决,那里的食品以烤串居多,没有什么特色,但很便宜。
  住宿:电力宾馆,地址:鄯阳街2号,标准间128元/间,电话:0349-2022494
  宾都宾馆,标准间100元/间,电话0349-8180166

  周边景区:朔旅游度假村  马邑汉墓群  神头泉  峙峪遗址

景区地图

朔州崇福寺景区方位交通示意图(点开大图)

景区相关资料
  坐落于老城区东大街北侧的崇福寺,当地人民俗称大寺庙,寺院坐北面南,规模宏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五进院落,十座殿字,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 665年),是马邑名将尉迟敬德奉敕而筑。当时兴修了金刚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规模初具。辽代曾改做林太师府署,名曰林衙院、林衙署。但相传院内有灵光屡现,居者惶恐不安,便又改衙署为僧舍,取名林衙寺。金熙宗崇信佛法,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大将军翟昭度奉敕在大雄宝殿后建起弥陀殿,其后不久又建观音殿,寺院终成现在规模。金海陵王完颜亮于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赐额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重建、扩建和修葺。明成化年间重修殿宇后,改大雄宝殿为三宝殿、藏经楼为千佛阁。现存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遗构,距今已有850多年,三宝殿、千佛阁、东西配殿、金刚殿、钟鼓楼均为明代所建,山门则是新近恢复的仿明代建筑。


(崇福寺大雄宝殿   作者:陆虎)

  了解了崇福寺的历史,下面进山门观赏各主要殿宇。
  一进院正面这座5楹大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辟为文物展览室,不定期搞专题展览。
  二进院这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阁楼叫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千佛虽已不存,但名称沿用至今。请看正面这尊弥勒佛像和佛后的木制阁楼模型。佛像为铜铸,高约1米,是本寺传存的明代作品。后面这座三檐双层阁楼,高约4.5米,结构精巧,造型别致,据传是明代仿唐代这里的大藏经阁式样而作,观赏和研究价值都很高。再看东西两侧的造像。东边7尊是砂岩造像,高1米左右,是从朔州神武乡旧庙遗址中出土;西边7尊为贴金檀木造像,计有1佛4菩萨2罗汉,是朔州西山名刹神应寺遗物。
  三进院落左右相对的这两座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卜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现二堂塑像均无存,辟为文物陈列室。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至今我们还没有弄清这是为什么。
  四进院正北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面阔7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约937平方米,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另外两座在大同和辽宁义县),也是寺院精华所在。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下面我们逐一欣赏。
  正面檐下"弥陀殿"竖匾是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笔法纯熟,字体遒劲,至今已历800多个春秋。此为第一绝。
  大殿内佛坛横跨5间,设像9尊。"西方三圣"端坐主位,中为弥陀佛,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大势至菩萨,3尊主像仪态雍容华贵,面部端庄恬静,气度超凡脱俗。主像两侧4尊立像为胁侍菩萨,坛前两隅为护法金刚,俗称哼哈二将。 9尊塑像共居佛坛,主次分明,高低大小错落有致,组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整体。塑像虽经明代重装,但造型、躯体、面容、衣饰仍保持金代原塑风骨,是难得的金代塑像精晶。此为二绝。
  第三绝是壁画。殿内四壁满绘彩画,面积达345.75平方米,现存327平方米,题材以佛和菩萨"说法"为主。东西两壁和后墙围绕10躯高大的佛像构图,南墙东尽间为三佛三菩萨。南墙西尽间的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演法图,生动再现了观音菩萨演法时的壮观场面,是一幅典型的金代水陆画卷。整个壁画采用了先进的沥粉贴金技法,使画面颇具立体感,堪称金代壁画佳作。


(朔州崇福寺千佛阁   作者:陆虎)
  雕花门窗为第四绝。大殿正面5楹门窗一律雕花,图案纹样以中央明间为轴,东西次间、稍间两两对称相同,雕有三角纹、古钱纹、雪花纹、椒眼纹、菱花纹等15种花样,构图严谨奇巧,制作规整精美,是我国古建装修史上难得的珍品。
  弥陀殿的第五绝脊饰琉璃,我们要稍稍离开大殿方能欣赏。先请看正脊两端的高大蟠龙鸱吻,高达3米多,前扑后伸,造型壮丽,雄踞左右',驱邪镇火。再请看脊刹左右的两尊琉璃武士,作弓步蹲压式拳击姿势,身躯刚健,面容英俊,虽赤手空拳,但颇具威严,是很称职的护殿力士。力士高度约1.5米,如果站直了应有1.8米,为我国现存最大的镇殿琉璃俑。五绝之外尚有一宝。请大家再度回到弥陀殿内来欣赏佛像后面的"背光",这是全国现存寺庙中最大最美的一面背光。背光主体采用镂空点塑法,塑卷云纹样,周边贴塑火焰,卷云上面飘浮着瑞花般的流云,流云上乐伎飞天手持各种乐器,在云涛间上下翻舞,欢笑弹唱,表情滑稽可爱,营造出天国无限欢乐的场景。整个背光雅致而瑰丽,极富美感。特别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打开后门,我们即可从背光的镂空处看到外面去,这也是弥陀殿背光的独到之处。
  第五进院落的正殿叫观音殿,这座5楹大殿是本寺另一座金代建筑。观音殿的梁架构造极富创造性,由于殿内金柱减少,梁架结构广泛采用两重人字形叉手承载,将殿顶压力通过前檐柱、后金柱而传向地面,这种手法简洁而稳固,并有效地扩大了殿堂空间,堪称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殿内佛坛长跨三间,上塑3尊菩萨,中为观音,东为文殊,西为普贤,合称"三大士",是明代塑就。
  除了上面参观的这五重大殿,崇福寺还保存有许多价值很高的文物,其中最值得提到的是北魏千佛石塔塔刹。石塔原置于弥陀殿内,塔高2.5米,9层,平面方形,满雕佛像,是一件罕见的珍贵文物,,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者盗去,在装箱时,本地爱国志士丁克成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取下藏起,解放后送归崇福寺。但塔身被运往日本东京,口本战败后又展转运到台北,现存于台北博物馆。我们相信,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增进、关系的改善,北魏千佛石塔的塔身和塔刹终归要回到一起,合成一座完整的宝塔。

景区图片
 

朔州崇福寺正门   作者:陆虎


崇福寺弥陀殿   作者:陆虎]


崇福寺小牌坊  作者:陆虎


朔州崇福寺金刚殿   作者:陆虎


崇福寺金刚殿  作者:陆虎


千佛阁内现存佛像   作者:陆虎


朔州崇福寺钟楼   作者:陆虎

本景点最后修订时间:2009年03月23日

远方网声明

远方网所有攻略欢迎各类媒体转载,以实现在有限的人力下为无限驴友服务的目的,但在转载时一定注意:1、为了维护攻略的完整性请耐心下载图片并重新从本地上传,因为本站不支持图片外链。2、出于对攻略劳动者的尊重,请在文末保留来源和链接,这样在你无法及时更新内容时也可以方便驴友查看远方网不断修订后的攻略。远方网长期致力于为自助游爱好者免费提供准确可靠的自助游攻略资讯,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和远方网共同享有,需要进行批量内容合作的媒体或者可以提供攻略素材的作者欢迎联系本站edit@likefar.com QQ:506169810,注明:攻略合作。

所有评论(11)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

more该地客栈推荐

景点地理分类

华东地区(387)华北地区(651)西南地区(376)西北地区(147)华中地区(39)东北地区(98)中南地区(77)港澳台地区(17)出境游(0)其他地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