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乡里·云上石屋 隐居乡里·山楂小院 隐居乡里·黄栌花开 隐居乡里·桃叶谷 天气预报 地图查询 火车查询 打折机票 住宿预定 站点帮助

阳光照进地下的古朴栖居——河南三门峡陕县庙上村地坑院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订版)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8日 编辑:空游无依 访问:394625 评论:10条 发表评论! 纠错!
所属地区: 河南 三门峡 适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难度: 轻松
适合天数: 1~2天 花费预算: 200元 适合时间: 全年
可信标志: (本攻略已通过所有细节核实,读者可放心参考。)
攻略标签: 三门峡 陕县 庙上村 地坑院 天井窑院 传统村落 ◎切换到无图简洁版

  本村落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局(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远方网与国家四部局联合发起全国“保护性旅行”号召,倡议游客与旅游从业者保护各类遗产,实现文明负责任的旅行。点击查看更多细节 http://ctcl.likefar.com/ 

-------------------------------------------------------------------------------------------------------------------------


(地下的阳光房 作者:冯羽)

  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保存较好,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据说有“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黄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塬,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而黄土则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主要由石英和粉沙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打开陕县地图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塬可以覆盖一个乡镇,甚至覆盖两个乡镇。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
  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在这些塬上的人马寨、庙上村、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遗迹发现。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
地上世界,地下世界
  我们要去的庙上村,就坐落在张村塬边缘,它隶属西张村镇。
  一条布满碎石的土路,把我们送进这个闻名已久的村庄。地面上挺拔的瓦房和村口聚集聊天的人群,让我们怀疑走错了地方。地坑院村不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吗?
  “1990年以前,还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以后不少人陆续搬了上来,形成了地上地下两个不同的世界。”在村口闲逛的张世固老人说。


(地下的生活按部就班 作者:冯羽)  
  青砖灰瓦,枯树绕墙,闲嗑的人群、欢叫的牲畜,这和中原其他村庄的冬日景象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庙上村地上的世界。
  “想看地下世界,我带你们转转。”张世固说。他带领我们先看了“庙上天井院度假村”,这个度假村有5个相通的地坑院组成,考究的门窗、高挂的灯笼、崭新的布局,显然是重修的结果。与度假村相邻,还有六七座类似的地坑院,是陕县旅游局正在修建的景点。
  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有人居住的院落。在度假村北边和东边,还有三四十座住人的院落。这些院落大多呈1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七八米。俯视下望,可见每个院落大多有8孔窑洞。据介绍,这些窑洞分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和茅厕窑等。主窑多为九五窑,宽3米、高3.1米;其他窑为八五窑,宽2.7米、高2.8米。主窑可见三窗一门,其他窑则二窗一门,茅厕窑和门洞窑则无窗无门。
  与地上世界的热闹喧嚣相比,地下的地坑院落则显得十分静谧。虽然是正午做饭时分,但地坑院里却很少听到人声,安安静静的景象,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只是通向地面的烟囱冒出的炊烟,说明院落里还有人居住。

三年始成一院落
  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我们一路下行来到村民张留振的院子里,像进入神秘地道的一次探险。这种进入院子的方式,对习惯于地面生活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次奇特的体验。
  站在院子里,望着开凿的七八孔窑洞以及阔大的深深院落,很难想象挖出这样的一个地下院落,要花费多少人力。
  据张留振介绍,这样的院落一般占地1亩~1.5亩,相当于地面住户宅基地的3~5倍,开挖一个这样的院落,一家人连续干上两三年才能够完成。
  工程从挖坑开始,坑挖好以后,再在四壁开凿窑洞。窑洞一般开挖成高3米左右、宽4米左右和深10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形,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一个院落的窑洞并非一下子开凿出来,而是根据人口的增加或者农闲时间的安排,逐年开凿的。

(过去与未来的通道 作者:冯羽)
  挖好窑洞,还需要做一系列的防渗和排水措施。地坑院的附属设施基本上都是从这两方面考虑的。窑洞的窑脸(窑洞的正立面)不但开有窗户,还要用泥抹壁,而且基座要用青砖垒成。院子四周用一圈青砖砌成,东南角挖成一个四五米深、直径1米的水井,井底垫上炉渣、井口盖上青石板,用于蓄积雨水和排渗污水。
  此外,在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还要砌一圈青砖青瓦屋檐,用于排泄雨水;而屋檐上则砌起一道四五十厘米高的拦马墙,可防雨水,可保地面行人安全,也可作装饰用。
  在整个院落里转上一圈,这种匠心独运的构造,不能不让人赞叹民间智慧的伟大。

院落里的风水秘密
  坑院深深,站在院中央,可以感受天人合一,也可以不时发现深藏的风水秘密。这也是地坑院最讲究的地方。
  张世固说,地坑院的建造,是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因此在动工之前的选址中,必定要请风水先生看宅子,造地形,定坐向,量大小,下线定桩,选择吉日动工。对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十分讲究:一般都选择宅后有山梁大塬的地方,谓之“靠山宅”,意思是“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吃不完”;而很少选择临沟无依无靠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被称作“背山空”,寓意“背无依靠,财神不到”,很不吉利。
  地坑院在建造过程中,受阴阳八卦的影响也很深。在动工前,必定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
  依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地坑院分别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其中,东震宅被认为是最好的朝向,在庙上村,不少人家选择的就是这种朝向。在考虑阴阳八卦的同时,还要考虑宅子与宅主的命相是否相生。
  张世固家院落的朝向是西兑宅,呈正方形,主窑在正西,厨窑在西南角,客窑在西北角、北面窑及南面窑偏西角,东南角和东面为五鬼窑和茅厕窑,东北角为门洞窑。
  “还有很多的讲究,复杂得很。我也说不完全。”张世固说。

(地坑院民俗表演 作者:张明云)

沧桑传承的历史断裂
  庙上村的地坑院,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较年轻的几座,建造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后的一座则挖掘于1976年。很少有人能够确切地说清自己的院落建造于什么年代,他们唯一能够回答的就是“祖上传下来的”。
  今年65岁的陈丹果,自20岁从邻近的张寺村嫁到庙上村后,已经在自己的院落里生活了45年。她不知道自己的院落建造于什么年代。她估计最少也应该有200年了,因为她嫁过来的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她家院落上面的一棵柿子树,已经有100多年了,而那棵柿子树,则是他们家挖好院落后才栽上的。
  像陈丹果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庙上村所有的村民代代恪守祖业,安居于此,终老于此。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三户人家尝试搬出地坑院以后,整个村庄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上世纪末,形成搬离高潮。如今仍然居住在地坑院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无力在地上建造新房子的人。
  “形势所逼啊!不搬出来儿子就娶不到媳妇!”谈起3年前从地坑院里搬到新盖的瓦房里,村民张邦栓一阵感慨。张邦栓说,正是这种风潮的兴起,不少地坑院被废弃和大量填埋。据记者了解,在整个陕县境内,每年有数百个这样的院落正在逐渐消失。
  在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下,这种独特的民居,正面临着尴尬的生存挣扎。
  为了拯救这种独特的民居,河南省文物管理局于2005年4月将庙上村地坑院建筑群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定在庙上村禁止废弃、破坏和填埋地坑院,并将其列为河南省十大抢救工程和十大民俗经典。
  在探索保护路径上,当地政府也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他们投入60万元资金建立“庙上天井院度假村”,提供吃、住、玩、乐一条龙服务。在这里,可以赏民居、品尝当地婚宴“十大碗”的民风民俗,不失为一种淳朴的体验。
  在开发和保护上,庙上村也许是一个特例。其他村庄能如此幸运吗?
(文字作者:靖哥儿)


 酿造生活 作者:冯羽


厚重的地下院门 作者:涷亭阁


鲜花妆点 作者:72聚乐部


流行与怀旧 作者:许昌杨国祥


劳作 作者:涷亭阁


地上与地下的通道 作者:涷亭阁


角落里 作者:涷亭阁


残雪渐溶 作者:涷亭阁


被“新农村”包围的地坑院 作者:涷亭阁


深秋的村落 作者:麦苗青


入口 作者:涷亭阁


抗日洞 作者: 麦苗青


庙上村的剪纸 作者:sand


乡村美食 作者:许昌杨国祥


 邻里之间 作者:涷亭阁

庙上地坑院景点介绍


(现代和传统 作者:涷亭阁)
    庙上村位于陕县西张村镇政府南约1.5公里处,距三门峡市区30公里左右,距离陕县20公里左右,毗邻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甘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乡级公路(雷张公路、三张公路)连接,省道318线、三甘公路(三门峡-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从村边经过,且路况良好。全村有4个村民组, 780口人,是豫西天井窑院(地坑院)保存数量最多、最为完整的村庄之一。
  天井窑院,又称地坑院,广泛分布在陕县中西部,仅西张村镇近千座。据专家考证,天井窑院距今已有1500--2000的历史,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庙上村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
  庙上村地坑院门票:15元/人
  陕县旅游局电话:(0398)3833687

周边景区:
  三门峡:三门峡距离庙上村30公里,是前往庙上村地坑院的重要中转站之一,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奇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秀丽冰川,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浓缩和展现。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这里留下了许多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风景区(陕州公园);风光旖旎、 景观险胜、古迹遍布的三门峡黄河游览区等。近年推出的“黄河之旅”旅游线路,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14条旅游专线的第二条,推向国际市场。

  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位于三门峡市陕县南部窑店林场境内,距离庙上村10公里左右,有公交通行。属国家3A级旅游区(点)。景区总面积为3800公顷 ,最高峰海拔 1884米,公园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景具有奇、秀、艳、幽、静特色, 春夏秋冬景色各异,别具一格,风景十分秀丽。 主要景点有蝴蝶沟、铁瓦庙、祖师庙、钟楼、马武寨、崔氏洞等。

  高阳山景区:位于陕县县城南部,东距三门峡市区15公里,西距三门峡西火车站3公里,离庙上村约10公里。景区占地1050亩。高阳山原名温塘南山,据历史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封虢,在城东(陕州)建都,取名上阳城,虢国城域则依上阳,相应取分为山之南莘原之北为下阳,西域卧龙滩为高阳,温塘南山即取名高阳山。高阳山名胜古迹颇多,民间传说故事优美动人。景区内刘秀峰之立地支天,光武洞藏龙卧虎,温泉水祛病强身,新建的十个极具异国风格的温泉浴池,将使你领咯到农郁的“泡浴”文化,789个台阶的天梯寓意深刻,直入云霄;沿天梯拾阶而上,登临恋乡亭,九曲黄河尽收眼底。

  雁翎关:雁翎关位于陕县菜园乡与宫前乡交界处,距离庙上村约15公里。关口海拔高度851米,宽度约200余米,最窄处宽约30余米,关口东西均为陡坡,形势颇为雄险。雁翎关口东南响屏山为两崤诸山之首。风和日丽之时登临峰顶,东望洛阳川朦胧如烟,西眺西岳华山依稀可见。洛河、黄河似玉带缠绕南北。落霞晚照,辉映崤山诸峰,如波涛汹涌,极为壮观。

庙上地坑院出游地图


庙上村位置图

庙上地坑院当地交通

  陕县火车站原名陕州站,现名叫“三门峡西”站,陇海线上,位于河南省陕县原店镇。车站始建于1924年,颇有历史,现在每天经过三门峡西站的客运列车有40多趟,交通比较便利。寻找地坑院之旅的自助游,一般都从三门峡西站下火车,火车站对面是陕县的“峡西汽车站”,乘坐陕县至西张村镇(当地人简称张村)的中巴,可以到达庙上村,车票5.5元/人,大约半小时就能到达。

  三门峡西火车时刻表:
  K1363 快速 北京西-三门峡西 21:51-09:29 11小时38分 硬座 ¥125
  T138/T139 空调特快 上海-三门峡西 15:56-05:26 13小时30分 硬座 ¥158
  T197详情 空调特快 郑州-三门峡西 21:26-00:42 3小时16分 硬座 ¥42
  更多火车时刻表查询见:http://train.qunar.com/station.htm?fromStation=%E4%B8%89%E9%97%A8%E5%B3%A1%E8%A5%BF&ex_track=bd_aladding_train_s1_chezhan

自驾路线:
  三门峡位于连霍高速(G30)郑州与西安之间,自驾车可走连霍高速公路,从(三门峡/太原)出口,上G310,转入X020,沿X020行驶16公里右转,行驶2公里即到庙上村。

庙上地坑院当地住宿

  庙上村当地开发有专门用于住宿的地坑院,每个人住一晚管两餐六十元左右,即到即住,无需预订。
  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
  电话:(0398)3513328

亦可返回三门陕市或者陕县县城住宿
  三门陕住宿:
  崤山宾馆
  地址:三门峡市湖滨区六峰北路68号
  电话:(0398)2821687

  陕县住宿:
  新世纪快捷宾馆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
  电话:(0398)3815566

庙上地坑院当地饮食


(十大碗 作者:张明云)

  陕县地坑院特有的美食是“十大碗”,十大碗即北方传统的十碗水席,相传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逃难途经此地时,当地农民给她做了“十大碗”,令她赞赏不已,从此名扬四方。
  这十碗分别是:小酥肉、红烧肉、凉拌红萝卜丝、海带、红豆腐、肉烩菜、黄花菜、烩炸豆腐、凉拌豆芽、凉拌粉条等。最惹眼,当然是色泽诱人,肥而不腻的条子肉,那味道古老而守旧,透着乡土菜浓浓的味道,可以说,出地坑院,就再也尝不到。
  十大碗是当地招待宾客的特色菜,十大碗的价格在一百五十元左右。
  预订:天井窑院旅游度假村
  电话:(0398)3513328

庙上地坑院行程规划

  庙上村地坑院民俗之旅一般只需一天即可,早上从陕县出发,半小时即可到达庙上村,参观游览之后,品尝当地特色的“十大碗”,傍晚可返回县城或者三门峡。如果想要更深入体验地坑院的生活,推荐在天井窑院度假村住上一晚。

庙上地坑院其他信息


(地坑院一角 作者:涷亭阁)

地坑院―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人民日报》2000年3月21日第9版有关于陕县地坑院图文并茂的描述“据文字记载,这种民居形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地坑院作为窑洞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黄土高原天然黄土层下孕育生长的,陕县人民的老祖先独辟蹊径,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凿了地下窑院,我们姑且这么认为吧!
    地坑院最早修造于何时,已无从可考。《易·系辞》中说“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礼运》中则提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可见老祖先住窑洞的历史由来已久,当然那时的窑洞是远远不能和现在的窑洞相提并论的。

地坑院的成因和现状
    人们选择居住地坑院的自然便利条件首先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但黄土又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容易被水侵蚀。为此,我们就有必要留意一下陕县的自然状况了。陕县地处中纬度内陆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季风气候所致,天气变化异常,素有“10年9旱”之称,春旱10年2遇,伏旱10年8遇。因此,大可不必担心雨水的侵蚀。其次要考虑到的是在地下挖窑,会不会由于地下水的原因不适合居住。据《陕县志》资料显示,本区域内的黄土台原区地下水埋藏深度为 50至100米,透水性能不强。而地坑院大多不超过12米深,因此地下水也不能对它造成影响。
    人们选择居住地坑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地坑院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且防尘、防风、隔声、安静,并且很干燥,适合人居和储粮。这主要是因为土壤是热的不良导体,而黄土高原本身干旱少雨,黄土十分干燥。地坑院的窑内一年四季气温始终在10℃—20℃之间,盛夏三伏在洞内睡觉要盖棉被,数九隆冬仍然暖气融融。因此,久居窑洞的老人常常不愿意离开,说住地面上的平房不习惯,夏天热得睡不着。据抽样调查,正常情况下,居住地坑院居民的平均寿命比住平房的要长6岁之多。

(走进地坑院 作者:涷亭阁)
     人们选择居住地坑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因素。建国前,由于生产工具陈旧,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多数农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贫困生活,居住条件自然就没法去讲究。大多数人买不起砖木,不要说盖房子,就连像样一点的地坑院也修建不起。好在地坑院的修建可以就地取材、易行施工,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只用挖土方即可。且造价低廉,只要购买一些必要的门窗和砖石,往往趁冬季农闲时,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多出点力气就可完成,大大节省了开支,所以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
    尽管居住地坑院有很多好处,但它的不利因素也很多。最主要的就是占地太多,一般一个窑院占地达1.5亩左右,而新的宅基地每户仅占地0.3亩。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土地数量逐步下降,地坑院的不利因素越来越突出。的确,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散布在平原上的地坑院,实际上占用了大量的优质耕地。老祖宗始料不及的问题在今天却日益显露出来,解决的办法是推掉坑院变为良田,这就是“退宅还田”。而且这一项目已被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列为重点项目。其次是地坑院和房子相比,存在着光线阴暗、空间形态单一的不足,让老百姓长期住下去,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业连年丰收,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从八十年代初,在政府的倡导下,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建起了砖砌出檐房屋和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和楼房,一般是一家一院,院内多栽果树和花卉,既宽敞又舒适。使得今天看到的“地上村”得以和“地下村”平分秋色。特别是现在,住地坑院的人家越来越少,退宅还耕建新村逐步成为大势所趋。


远方网提示:

  本村落已被列入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发展保护中心保护名单。保护传统村落,从你我做起,实现负责任的旅行。因此我们倡议游人游览该村落时注意以下事项:
  1、尊重历史,爱护文物,不破坏和亵渎乡村文化;
  2、遵守法律,不参与非法文物买卖;
  3、尊重当地居民,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4、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传统村落与现代生活的区别;
  5、尊重旅行,敬惟慎独。
  中国传统村落,是我们所有中国人诗意的故乡,也请当地行政部门和旅游开发部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适度开发,合法经营,莫让后人遗憾,莫让诗意成失意。点击查看更多细节 http://ctcl.likefar.com/ 

庙上地坑院出游参考

鸟网的张明云以独特的视角照片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见:

http://www.birdnet.cn/showtopic.aspx?topicid=61538


攻略制作队伍

顾问:靖哥儿

摄影:涷亭阁 冯羽 张明云 许昌杨国祥 72聚乐部 sand 麦苗青

行者:靖哥儿

本攻略最后修订时间:2014年04月09日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1、专业的行者队伍与编辑团队坚持为自助游爱好者提供可靠的资讯服务,并且承诺永远免费!
2、保证推荐每一个地方时坚持客观公正。
3、来源鲜活,过程把关,所以你得到的信息最新鲜也最可靠。
4、发动群体的力量,让你获得出游攻略的同时也获得一份当地地主的免费咨询服务。
5、注册为远方网会员,您还将在每个旅游季到来时及时收到最贴心的出游推荐和指导。

远方网攻略制作流程

为什么选择远方网攻略

  本站所有图文以及视频内容免费供网友使用,不含任何商业用途。部分图文以及视频并非原创,请版权作者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网站便于及时处理,联系电话:010-69070913

more您还可以在以下媒体看到远方网的作品

所有评论(10)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码:

more该地客栈推荐

more最近热门攻略

按性质分类查询攻略

人文地理(98)休闲度假(122)美食攻略(1)北京周边(49)上海周边(3)广州周边(0)

按地理分类查询攻略